研究城市雕塑,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是雕塑?什么是城市雕塑?远方雕塑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雕塑的学术研究非常落后,对于雕塑和城市雕塑概念人们理解得含糊,多有差异。我们便不得不把关于城市雕塑的概念作为本报告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城市雕塑的一般界定是:城市雕塑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环境、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与城市的宏观、微观环境相统一的环境艺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表征,城市雕塑是城市之魂,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综合实力,并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质,艺术地为城市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形象,直接构成美好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投资与旅游环境。
城市雕塑通常被简称为“城雕”,指的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维造型艺术品。这个概念界定很重要。城市雕塑首先是一种雕塑,区别于绘画等平面二维艺术;其次,这种雕塑是位于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区别于室内或架上雕塑。“雕”指的是用某种工具削减物品。“塑”是指采用增加、填充或捏合等手段,使某种物品达到某个形状。因此,从概念本身来看,雕塑包括了雕刻、塑造两项内容。常有人把雕塑狭隘地理解于刻碑琢石的雕刻含义,或片面地归结为糊泥铸铁的塑造含义。更多的人,包括某些雕塑专家,分不清“雕像”和“塑像”的概念区别,导致混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城市雕塑之所以是城市雕塑,是因为这种雕塑是与城市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统一的。城市雕塑不同于其他雕塑的根本点就在于它是一种环境艺术。讲究的是雕塑主体与环境背景的有机融合,而不是分割单立。因此,城市雕塑概念必须确立其环境艺术的内涵。没有环境或不讲究环境整体的审美效应,城市雕塑是不存在的。现在仍有许多人和雕塑公司不理解城市雕塑对于环境的意义及其互相呼应、整体一致的关系,在决策和创作上往往陷入误区。概念的误区导致行为的误区,这是造成城市雕塑艺术质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1.城市雕塑属于公共艺术范畴
公共领域(Public Sphene)是近年来英语国家常用的标志。根据德语l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一词译为英文。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有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在都市的文化景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文化环境的互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公共艺术的展现形态是千变万化的,它可以是一幅记录事件始末的壁画;可以是一座纪念丰碑式的雕塑,但它必需受制于特定的人文环境和空间特质,才能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协助确立都市整体构架的功能。公共艺术作为视觉经验的对象,能强化场所特质,它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意义或透露的讯息,能引发环境使用者的共鸣与联想,使艺术品、公众与环境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激发环境的生气和活力。
⑴公共艺术的内涵
公共艺术“发生”的场所,是一个开放型的、公开的、由公众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研究首先是对公共空间的研究,公共艺术的设计首先是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特质。
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包孕育着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指公共艺术置于其间的场所。这些公共性的场所往往是人流不息、车辆往来、视域开阔的开放型空间。因此置于其中的公共艺术品必须具备形体和视觉上的开放性,多角度视域的观赏方式以及公众的介入等特征。其二是指对观赏者的接纳程度上的开放性。它必须面对、接纳多层次对象的需求。公共艺术不仅是为公共场所而作,且具有某些社会功能的性质。开放性的场所空间分自然的开放空间和人为的开放空间。在一般的都市中,人为的开放空间居多,如广场、公园、人行道、街面、车站等等。尤其是广场和公园,是一个都市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开放性场所,它提供了都市人室外活动及公共社交的空间、休憩与交流的区域。开放性空间具有着舒解都市高密度居住环境造成的压抑感的功能,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开放性空间的设计可从两个层面来思考,以求建立一个平稳和谐的高品质的环境空间。第一个层面是维护健康的环境品质,健康的环境品质必备的条件是需要“起码的空间”。第二个层面是创造有归属感的开放空间,使人人能活动欢愉,体会到环境的优美感、季节感、自然感及生命感。
①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现代都市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象学的理论观点中,都市空间被看成是许多具有意义的领域圈的集结,每一个领域圈是一个因血缘、地缘、商业、政治、社会、文化等关系组成的具有生命力的生活圈,它是公共群聚的区域。公共空间都有其内在的、精神上与视觉上的性格指向。公共艺术则是要在这种公共的区域中形成体现这种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或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约定因素的精神性产品。虽然公共艺术品是经由艺术家之手完成,但它首先必须得到此一公共区域的精神认同。人地域的认知、社会文化的表达、实质空间中的造型结构、材质与环境的互动、人文活动及心理情感因素,均应视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涵义。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公共场合中文化艺术的传播媒介,体现着公共领域的精神属性,从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空间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归纳之,即形式上的开放性、表现上的通俗性、设计上的综合性。
A形式上的开放性
公共艺术的形式上的开放性,受着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制约。首先作品必须与时代同步,无论在整体设计或作品造型方面都应具有现代人认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其二,在空间上,强调作品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公共艺术作品与单纯的架上作品不同,应有一种空间上的开放的形态与环境相融、相合,满足多视角、多层面的观视要求。其三,在作品与人的关系上,环境意识与公共性是确认作品的重要因素。从环境的认识角度和作品审美的公共性角度,都要求作品的形式必须是面向大众,充分开放的。
B表现上的通俗性
艺术创作包含对于传统的继承,也包含着个人的创意。一代代议程创作中被人们认同与接受的形式,以及在长期传播过程中被转化为公众审美意趣的东西,形成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空间中人流不息,面对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甚至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度的人群,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应当强调满足公共性要求的通俗化倾向。这里所指的通俗化,不是指一般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老生常谈”的作品,更不是艺术上的“世俗化”,而是指把大众的审美心态作为一个基本的学术课题来对待,强调审美的公共性,强调作品与环境、与公众的和谐亲近的学术倾向。在这里,艺术家的创意和公共性的课题历来是把握和认识公共艺术品的表现尺度的一个关键。
C设计上的综合性
设计上的综合性指的是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功能性、人文题材、环境观、公共性、环保观念、材料等等要素。相对艺术家的美术展览作品来说,公共艺术作品受牵制的方面愈多,其综合性的特点也愈强。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公共艺术品不仅受到艺术审美方面的制约,同时还涉及到材料科学、视觉心理学、建筑学、环境色彩学、光学、民俗学、宗教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学科。总之,公共艺术的创作往往是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创作,即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空间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造,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应当展现在对于给定空间的综合性认识基础之上,个人的一贯创意只有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有意义。公共艺术与市民的生活、城市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区域的市政性质、环境的视觉结构都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实质上是都市精神生活的焦点,是市民性格的视觉显现,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时代精神的活化石和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②公共艺术与公众
环境艺术是一种可以感知和认知的形式,它不仅可以使生活于环境中的人去感受其品质的优劣,领悟其创造者的意图,同时也可以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与人产生精神交流,将其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关系是公共艺术创作的灵魂。无论是尺度问题还是形象问题,都应围绕着这一精神而展开。在自然风景区应设置健康、开放的雕塑作品,以陶冶游人的性情;购物中心区应设置现代感强、有前瞻性、高品质的艺术作品,予购买者的内心世界充满平和;市政大楼前应设置表征都市气质与形象的作品,以突显这一都市的精神风貌;在街道小区种的艺术品设置,应着重考虑作品的尺度,不要造成路人的不安,使作品与小区特定环境相协调等等。总之,公共艺术不是完全独立的作品,否认与公众保持一定距离的观赏方式,而要求公众对作品的可及性、参与性,甚至触摸和攀援其上,它应是一种生活艺术。
⑵公共艺术的类型
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对其分类的角度也多有不同。从艺术形式上,它包括雕塑、绘画、摄影、广告影像、表演、音乐直至园艺等形式;从艺术功能上,可分为点缀性、纪念性、休闲性、实用性、游乐性直至庆典活动等公共艺术;从展示的形式上,可分为由平面到立体、由壁面到空间、由室内到室外直至地景等艺术形式;从材料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就更是广而又广了。在这里,我们仅选择人文角度来对公共艺术进行归纳,分为下面四种基本类型:
①具实用性的公共艺术: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多半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都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论一个都市的经济以及文化水准。公共设施又包括:便利性设施,如路灯、坐椅、烟灰缸、垃圾桶、邮筒、电话亭、贩卖亭、报亭、候车亭、公共厕所等;标志性设施,如:指示牌、路标、公交站牌、时钟、广告、招牌、展示橱窗等;安全性设施、如路栅、护柱、照明、人行道、安全岛、天桥、地下道等。
②装点性的公共艺术
装点性的公共艺术是配合既成的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它是公共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作品自身的价值虽为主要因素,但却脱离不了环境对它的制约和要求。装点性的公共艺术在都市的构架中,扮演着树立都市形象、提升文化层面的角色。装点性公共艺术的创作,应反映、诠释或强化环境的特性,建立一贯生动活泼的区域,而不是纯粹的装饰和几个孤零零的艺术品的存在。艺术家在都市环境中的创作,应结合给定的场地来发展适当的主题,其选题主要有:
A发人省思、引起共鸣的开放性主题
任何有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有其一定的场所意义和不变的空间因素。无论是广场、街道或是公园的环境,都是被划分成不同的空间而存在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属于自己的本质、体量、尺度、表现特质。这些特质制约和影响着置于其间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在创作中,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作品占有的尺度以及所表现的空间意象,都是创作构想的基本要点。
艺术家将观赏者(即驾、乘车行经该处者)的知觉作用纳入作品的构思之中,人们只需在正常行驶的状态下,即可主动地参与到作品之中,据此,艺术家将作品与公众放在了一贯开放的、公平的对话之中。
B表现人文创意、高科技、高工艺的构件展示
公共艺术与它所存在的时代,一向有着不可分离的互动关系。不论是时代影响艺术风格还是艺术的前卫精神带动时代的风潮,都可以说艺术反映了时代,时代产生了艺术。一个时代不单纯是时间的分段,其中涵盖着人文精神、社会形态、科学技术、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等诸方面的因素,这里仅是从一个侧面来分析公共艺术与时代脉搏的共震关系。
C结合艺术创作的景观展示园地
如北京王府井大街改造,在亮丽的、现代的街区设置了几组反映老北京生活的青铜具像雕塑,使王府井既具与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商业氛围相匹配,又保持北京文化古城的历史文脉,在繁华的、商业的环境中,凭添了浓郁的老北京的风韵,使游人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体验老北京风情,受到了游人们的普遍好评和喜爱。
③依附人文背景而存在的公共艺术
根据当地的人文背景、生活习俗和历史特性等来塑造公共艺术作品,以反射、和谐的方式对应环境,与环境相辅相成,是这类公共艺术的特点。在依附人文背景而存在的公共艺术中,景观纪念性创作是这类作品的主要部分。展示人文背景的纪念性公共艺术作品,大多是由艺术家操作涉及的,但是今天,艺术与功能的结合,艺术家与设计师、建筑师的公共协作是公共艺术创作的一个新趋势。我国上海市具地标性与建筑功能结合于一体,使作品的公共性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
④依附自然景观而存在的公共艺术
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已普遍地关怀着自然的一切,由生态危机引起的的种种现象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艺术创作一方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一方面也时常向社会提出质疑,并积极地寻找着答案。近十年来涌现出一批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陈述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自然的条件或自然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些创作往往被人们冠以“大地艺术”(Earth Art)/“地景艺术”(Land Art)、“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 Art)。他们集中公众的意识于艺术之中,追求与自然共同合作的新理念,同时用自己的作品去引导人们认识人类与自然与地球的关系问题。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来进行公共艺术创作,应突出作品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通过实地的观测和考察,以自然元素的联想、材质的默契、造型的呼应、比例尺度与节奏的把握为基点,使作品浑然于自然的氛围之中。这种创作不只是期待着视觉官能的感受,还包括了彼此共存的环境概念及世界观的表露。艺术家借艺术创作的过程重新引导人们去认识环境,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城市雕塑是空间艺术
⑴城市空间的构成
空间和实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如果设想一个美丽的广场周围的建筑都沉入地下而失去了支持它的广场空间,那么建筑和广场都失去了意义。现代城市中有这么多的建筑实体,但往往缺少空间感或失去了空间,也就是说,只有实体但没有处理好实体与空间的关系,也不能构成良好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上是用以下两种方式构成的:
A实体围合,形成空间
B实体占领,形成空间
⑵城市空间的分类
①道路
城市的火车站、码头、机场、公路出入口。这是给外来者第一印象的场所,是能最初展示本地区特色和文化档次的地方;城市中的交通枢纽,人流和车流的频繁能扩大雕塑作品的影响。但由于人们不能较长时间的停留,车流转瞬即逝,并不是布置城市雕塑作品最理想的地方。但也可以安放一些简洁明快、轮廓清晰的作品,作品虽要求深入推敲琢磨,但不宜于细部变化过分丰富,构思不宜过于曲折含蓄。形态强烈鲜明,一眼就能留下深刻影响的作品较为适宜。
②边沿
城市中的桥梁、河岸、水边,这些地方较容易构成雕塑作品优美、富有诗意的环境
③区域
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名胜、公园、休憩地,这是人们大量集中,并有时间,仔细深入观赏领会艺术作品之处;城市中的居住小区、街道绿地,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的所在,气氛亲切温馨,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④标志
城市中重大建筑物,如:政府、议会大厦、购物中心、剧场、文化宫、体育场、博物馆、展览中心、烈士陵园等,这里人流集中,也是雕塑艺术能发挥巨大感染力的地方;城市广场,特别是中心广场,可以称为城市的客厅,是能充分概括显示本城市面貌的场所。
⑶城市空间的本质
①人民性
城市的形成是人口聚集的结果,城市化的发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为人们提供生存的保障,体现以人为本的特质。因此,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人,最好地体现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②形体环境
城市空间是通过建筑、广场、园林、道路等物质化的手段营造的有形的外在空间,构成人们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的功能的合理性与审美效能直接生成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⑷城市空间的设计手法
① 尺度
所谓城市空间尺度,通常包含人与实体、空间的尺度关系(如建筑高度与人和建筑的距离的比例);实体与实体的尺度关系(如建筑与山峦的比例);空间与实体的尺度关系(如广场大小与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等等。尺度问题处处存在,甚至一个小小的花台边缘大小,给人的感觉舒适与否也是重要的。城市空间的尺度首先是它的功能所需要的两维或三维的数量。
尺度影响人的感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明距离对人的感情、行为的影响。感觉与距离有直接关系。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反映,如果两个人处于约1—2m的距离,可以产生亲切的感觉,我们总不会愿意与亲密的朋友相距五六米聊天。两人相距约12米就能看清对方的面部表情;相距25米,能认清对方是谁;相距约130米仍能辨认对方身体的姿态;相距约1200m,仍能看得见对方。所以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加强,距离愈长愈疏远,以致相互在视野中消失。日本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20—25m的模数。他认为:“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c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在一边就有200—300m那样的市中心大厦上,若单调的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方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我们对若干城市空间的亲身体验也说明20m左右是一个令人感到舒适亲切的尺度。当然10m或更小于10m会感到更加亲切。但如果再增大距离就有被疏远排斥的感觉。
②形状
城市空间总要呈现为一定的形状,有的是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的则是不规则的。规则的形状多为经过有意识地理性的设计而建造,不规则的空间多数是自发建造而成,也有些是经过规划设计而建的。所以在图板上画出来的多是规则的,也许这是归于丁字尺、三角板的功绩,而由自发演变出来的许多空间或建筑实体常常不十分规整。规则的形状,例如直线型的街道,长方形的广场、方格的街坊等,有利于现代城市工程管线的铺设以及施工建造。它使人明确的感到一种理性的秩序。例如北京紫禁城、华盛顿中轴线等等。规则的空间及系列,经采用各种手段设计塑造,空间效果通常都很好。不规则的城市空间,如果只是轻微程度的,并不为人们感觉其不规则。使人能明显感觉其不规则造型的空间,正像一切不规则的构图那样,能使人感到刺激、兴奋、动荡。由于其特性不是立刻能被人所认识,因而能产生迷离、令人期待和耐人寻味。因此这类空间有时很具有魅力。例如镇江西津渡古街、意大利锡亚那广场等都是不规则空间的佳例。
③质感
城市空间的质感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空间的界面和底面如建筑立面、矮墙、树丛和铺地等表面的质感;一是指整个空间系列的质感。一幢建筑表面的纹理、质感处理是设计的重要手段,对城市空间系列来说也是这样。
由于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速度加快,城市某些空间的质感处理应考虑这一新的因素。例如当车辆在交通干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和车上乘客都是在快速的移动过程中观看城市或识别地点,而在快速移动中人们对细微的变化是不易察觉的。因此要求这类城市有尺度上较大的起伏变化,就像建筑上用质地纹理较粗处理方法,以适应这一视觉特点。但当人们在城市步行空间中行走时,速度较慢,有时还可驻足停留,观察周围景物,因此,这类步行空间内由地面铺装、建筑墙面、商店橱窗、标志、绿化种植及建筑小品等所组成的空间质感,则要求处理细致,并适人的尺度,以适应步行者的视觉特点。
④色彩
色彩是用来表现城市空间的性格、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色彩处理,也可作为增强空间的识别性的手段。例如在居住小区中用不同色彩的住宅群处理,来增强识别性,避免单调感觉。色彩处理也是使空间获得和谐、统一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一个空间里,如果建筑色彩采用相同基调或地面铺装色彩也采用同一基调,都有助于空间的谐调、统一。
⑤底面
城市空间的底面主要是指地面。人们在底面上停留、流动或进行各种活动。在这样没有屋顶的“露天房间”中,人们在这里停留流动。人在正常的视平线下,视圆锥的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大得多。而垂直视野中向下视野比向上视野要大,向下约为45度,向上约为30度。除了仰视雕塑作品细部时以外,人们总是把雕塑与地面联系在一起来感觉。因此,处理好地面是至关重要的。
底面不仅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而且对空间的构成有很多作用,它可以有助于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也可以通过底面处理改变尺度感,或通过一块底面的处理来使室外空间与实体相互渗透。地面的升降,台阶和斜坡的使用,不仅用于划分空间,而且也是创造空间的重要手段。地面处理的硬质材料,如石材、混凝土、陶瓷等,可有多种色泽、质感、拼装方法的选择。适当地采用软质地面,如草坪,花坛,水面,更可增添风采。地面图案与树木、水池、灯柱、座椅等设施相结合使之条理化,有序化。当前国内城市雕塑作品相关的地面处理普遍失之单调呆板,缺乏构思,往往一铺水泥方砖了事。不仅雕塑作品孤单屹立,环境枯燥乏味,散漫无序,也使夏季辐射强烈,炎热难当,冬季朔风劲吹,酷寒刺骨,人们不愿逗留。这种情况是殛待改进的。
⑥室外设施
城市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如路灯、座椅、站牌、垃圾箱等等,都是城市空间设计中必须涉及的内容。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应具有审美功能,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甚至成为某一区域或地域的标识。如天安门广场使用的玉兰灯,既有一般路灯的功能外,同时,其含苞初放的形状象征着新中国刚刚诞生时期的历史风貌,是天安门广场的独特景观,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价值。
⑦标志
城市标志可以是具有物质功能作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是完全为表达城市形象而塑造的实体如雕塑、拱门、纪念柱…….。北京天安门、美国纽约和平女神雕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都是城市的标志。建立城市标志是人们的心理需要,它凝聚人们对城市的感情,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时代的成就或是特有的卓越地理环境…….,它能激起人们对城市的向往或勾起回忆。
城市标志经常选择在城市入口处,或是市中心地区,或是城市环境最优美的场所。对高耸的城市标志的布局,尤其要充分注意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视觉效果。如果一个造型优美的高的标志物,被一群与其高低相近的建筑物包围,则会使它形象受损,表现不出作为标志的形象,就好像在舞台上配角经常挡住主角那样令人遗憾。因此需要确定几个能保证完美地欣赏到它的视点,还应对其视域加以保护。标志物还应具有唯一性。这并非指在城市中只能出现一个标志物,而是指同一标志物不宜重复出现,这会冲淡人们对标志的形象性的感觉。
⑧轮廓线
城市轮廓线是作为“边沿”的空间形态展现出来的。一般呈现为全景,因为它是由城市许多实体,包括人工和自然的实体构成的。要进行有控制的建设,创造或保持良好的轮廓线,往往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或代价。
现代城市的轮廓线许多不能令人满意。如:在有些著名的城市里,新的建筑群常常破坏原来生动、优美的轮廓线。例如在北京景山山顶,可以欣赏到整个紫禁城极为壮观的轮廓线,但它在某些部分则受到周围新建筑的破坏。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它们是构成城市轮廓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通过高层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布局来创造新的城市轮廓线,同时高层建筑本身的造型对城市轮廓线也很重要。
⑨空间程序
有些城市雕塑作品的环境并非是单一空间构成的,而是由一个以上的空间组成。这就提出了空间的层次和序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空间都是整体序列交响乐中的一个乐章。只有在完整的总体构思基础上,才能很好的设计每个个别空间,使整体脉络更清晰,主题更突出,编排成一出连贯完整的戏剧,将无序的元素组织成能够引发情感的层次,条理化的环境空间。这在许多有雕塑布置,尤其是以雕塑为主体的艺术综合体中体现得更为鲜明。
城市中常用轴线来建立空间的秩序,并以此组织空间程序。除了以轴线来串连、组织空间序列外,还可以用非轴线不规则的组合手法。我国古代园林就运用这种手法淋漓尽致的,在咫尺之间创造出众多的奇妙景观,或利用自然地形,或运用假山堆石、花墙绿篱来分隔围合,串连过渡和渗透不同的空间,产生了戏剧性的情绪和节奏变化。不论整个城市或城市布局范围的设计,都需要有良好的空间程序,在功能上应满足活动流程的要求,在空间效果上要能创造出所构想的环境气氛。
⑸城市雕塑的材质
由于城市雕塑被置于室外空间,要求能经受千百年的风吹雨淋、严寒酷暑,以保持久远的艺术魅力。这就必须使用永久性的材质。最早使用于室外雕塑的材质是石材。铜的发现和掌握冶炼技术之后,除大量用于制造兵器和食器、乐器、建筑构件等外,也用于铸造雕塑作品。
可以说,石材和铜是几千年来,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最主要的两种材质。例如:古埃及的巨型法老像、我国西汉霍去病墓的石雕、云岗石窟大佛等都是石雕作品。金属中最早被人类掌握和使用的是铜。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被称为铜器时代。青铜是纯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和铅,有良好的流动性、硬度和韧性,氧化膜又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有极好的耐久性。沉入海底,距今约2500年之久的古希腊青铜铸像经表面清理后仍完好如初。青铜有细腻的质感,能翻铸出任何微小的起伏变化,具有古朴深沉的色泽以及表面氧化后的历史沧桑感。所以,虽然铸造工艺较为复杂,仍备受几千年来雕塑家的喜爱。一百多年前落成的纽约{自由}女神像]就是采用2.5毫米厚的纯铜板煅制而成.